永利官网
【讲座回顾】从语言革命到沟通艺术——国际知名语言学家诸葛漫开展跨文化传播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06-09   点击量:


5月26日上午,由永利官网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主办的“学科建设年系列活动——梧桐学科建设讲堂”在图书馆日新讲堂成功开讲。国际知名语言学家诸葛漫(Ghil'ad Zuckermann)教授应邀主讲,为88858cc永利集团传播学(梧桐计划人才实验班)带来了题为《跨文化传播》的精彩讲座。



教授简介

Ghil'ad Zuckermann(中文名:诸葛漫)教授拥有牛津大学哲学博士(DPhil)及剑桥大学博士(PhD)学位,现任弗林德斯大学语言学E级教授。曾在澳大利亚、中国、英国、美国等多国高校任教,并在意大利、美国、日本、泰国及澳大利亚获得研究奖学金。著有《复兴语言学:从以色列语的起源到澳大利亚及其他地区的语言复兴》和《多源造词研究》。


在讲座中,诸葛漫教授带领同学们探索了语言作为符号系统抽象集合的本质,将其生动形容为“一个不断进化的物种”,并重点解读了人类四次语言革命——从7万年前的口语诞生、5200年前的文字起源、15世纪的印刷术革新,到当今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引发的AI语言技术革命;此外,教授还通过“牛津双重语言”的生动案例,揭示了语义与语用的微妙差异,强调在跨文化交流中理解说话者真实意图的重要性,特别指出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不仅需要尊重,更要理解不同文化在语言使用和非语言交际方面的差异。


 


针对外语学习,教授提出七大核心素养——音乐感知力、数理建模思维、高效记忆力、智力、 情商与社交力、无惧犯错、内在驱动力。他特别强调,这些要素并非先天决定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培养的复合能力。其中"无惧犯错"的心理素质,往往成为非母语者突破语言瓶颈的关键,学习者需克服"怕犯错"心理,将学习过程中的“创伤”转化为进步动力。

讲座尾声,诸葛漫教授热情地与同学们交流互动合影留念,并呼吁学生以批判性思维看待AI时代的语言变迁:“当机器开始理解人类隐喻,我们更需守护语言的人文温度。”此次讲座为北语梧桐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学术动力,同学们不仅领略到了语言学的理论魅力,还在教授生动的案例讲解中,直观体会到跨文化传播的深层机理,既丰富了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储备,也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跨学科思路。



文案 | 张诗涵


上一条:【新闻速递】88858cc永利集团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项答辩会圆满结束

下一条:从课堂到库房:出版人的盘库实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