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官网
“大使看世界”系列讲座第二十七讲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21   点击量:

2025年11月18日下午,“大使看世界”系列讲座第二十七讲在永利官网主南102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永利官网国际政治与传播学院、永利官网联合国研究中心、北京市高教学会国际政治研究分会联合举办,特邀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鲁鹏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终结?机遇、困境与未来”主题讲座。讲座由永利官网联合国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政治与传播学院教授贾烈英主持,来自永利官网国际政治与传播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的100余名中外硕博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王紫珠博士也出席了讲座。

鲁鹏教授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研究领域为中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西方国际关系学科史和中国外交战略,近年来他主要致力于推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与西方以及全球南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对话。

讲座主要围绕“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特点”“对中国学派的质疑”“中国学派是否终结的思考”“中国学派的未来展望”四个部分展开,他以自身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以及二十余年来对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研究为引,提出了“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是否正在走向终结”的核心问题,激发大家的兴趣,并随后对相关问题展开详细介绍。

鲁教授提出,要重视“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概念界定,他将其界定为:中国学者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范本的基础上,遵循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模式,从中国在21世纪国际关系中面临的核心问题出发,借助中国文化传统提炼核心概念的集体理论创新实践。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有对西方理论的应用、反思与发展,有对国家立场的理论分析与论证,也有对中西方经验的比较与融合。中国学派是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元的阶段性成果,他认为,秦亚青教授提出的关系理论、阎学通教授提出的道义现实主义理论、金应忠等教授提出的共生理论都可以被归纳其中。区别于其他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中国学派具有“先明确目标,后进行论证,再进行发展”的独特理论创新过程,但同时也往往会被“中国中心”的局限性制约,导致学术性不足。

鲁教授认为理论终结包括学术生命力丧失、学术价值减弱、学术创新难以为继三方面,中国学派是否终结取决于学派内学者与中国国际关系学者的共同选择,他总结归纳了目前国际关系学界对中国学派的质疑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中国学派是否复制了西方知识结构存疑;二是对中国学派的诞生是否在于取代西方理论成为新的“理论霸权”存疑;三是认为中国学派的内在逻辑张力不足,遗漏重要理论视角;四是针对中国学派涵盖的理论成果范围存在争议;五是认为中国学派的“中国特性”不突出或太过突出,影响其理论解释的普适性。面对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受到的上述质疑与挑战,为防止中国学派的终结、推动中国学派持续发展,未来要从以下三点努力:第一,要进行自我改正;第二,要推动对外交流;第三,要促进代际延续。

在讲座后的问答环节,鲁教授又就“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学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英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区别”等问题,与现场学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谈论。鲁鹏教授的讲座内容生动、资料翔实、发人深省,整场活动轻松活泼,现场气氛热烈,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下一条:北语读写研究中心启动数智时代读写教育重大课题